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王者之锋 第三十八章:年味儿

腊月二十九,陶清和江清浅两夫妻终于回来了。

陶建国陶老爷子,十分的高兴。

虽然在家一样有人陪,老爷子并不寂寞。但是见儿子见得最多的地方,竟然是在财经新闻中。

虽然老爷子对这一切都有觉悟。但夜深人静的时候,也不免有些神伤!

现在好了,儿子回来了。自己也不必和老张头在一起抱团取暖了。

不过,陶老爷子没有料到的是。陶清刚刚到家,陪着他和老伴刚说了没多久的话,他竟然和隔壁的那个混小子,一起出门喝酒去了。

如果说你要出去应酬,那么他姥爷只可能还会理解!毕竟青瓷科技这么大的一个企业肯定需要掌舵人和各个方面都处理好关系。

你和隔壁老张头家的那个臭小子。两个人都是一样的,不着家。难得回家之后,你们两个竟然勾肩搭背的出去喝酒。这就让陶老爷子心中有一些不愉快了。不过现在正值新春佳节之时,加上毕竟回来了。所以老爷子强压着火气,想要寻自己的孙子过来说一说话。

可是不寻找陶然还好。

一寻找陶然,陶老爷子突然发现。原来这个小兔崽子。竟然也不着家。

“桂芬同志!”

“桂芬同志!”

“唉!建国同志,怎么了?”

正在客厅看电视给小狗织毛衣的陶然的奶奶李桂芬,听见陶建国的喊声,答应了一句。

“老二家,他们一家子都去哪里了?怎么回家里打了个转转,人就没了?”

“老二和隔壁张家老大一起喝酒去了。说是什么难得卸下身份!想要体会一下普通人的感觉。”

“老二媳妇和隔壁的张家媳妇两个人说是出去逛街。给咱们家买几身衣服!”

陶老爷子站起了身,从书房走了出来。经过客厅,推开了大门。来到了院子里的草坪边。

一边走,一边嘴里嘟囔着。

“家里的衣服都快堆积成山了。年年都捐,年年都捐。也不知道买个什么劲。”

李桂芬听见陶老爷子的嘟囔脸上嗤笑了一下!

“你个糟老头子懂个什么!老二和老二媳妇这次出门是我特批的!”

陶建国老爷子听见自己媳妇的话,回过头,瞪了她一眼。

“桂芬同志!请你正视我的问题。就算老二和老二媳妇,你批准他们出去了。但是陶然那个小兔崽子呢?这小兔崽子回来四五天了。我就在早晚能看见他的影子。然后一转眼,人就没影了。”

“桂芬同志啊桂芬同志!老陶我这心口疼啊!老二这一家子,没有一个有良心的!都是白眼狼,眼里没有我这个老头子啊!”

“建国同志,请你注意你的措辞!”

李桂芬听见陶建国的话,不乐意了。

“建国同志!我知道你一直对老二当初没有顺从你的安排,而心存不满,一直耿耿于怀。”

“但是这么多年,老二是个孝子这点没错吧?相比老大和老三!老二把更多的心思放在了咱们两口才上,一晃这么多年了。”

“可是对比老二呢?老三年年的在边疆不回来。老大则是每一年的新年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慰问活动。你不能总把目光盯到老二的身上。要一碗水端平!”

“总不能,因为老二在你身前晃荡,你就不舒服吧?况且,这次老二他们一家出门,可是有正事。”

听见陶建国的话,李桂芬心里的话,也一股脑的说了出来。

只是也有一些话她藏在心底,没有说出来。

“那能一样吗?”

陶建国听见李桂芬的话,也有一些来劲了。

“老大当的是父母官,为人父母当然要尽心尽力。一年到头,上到城市规划大事小情。下到街坊邻里,日常鸡毛蒜皮。那个不需要老大操心?别说他还有我这个老子。我宁愿他心中没有我这个老子,免得给他形成拖累。”

“至于老三!一人参军,全家光荣。他替我保家卫国,是给我们老陶家争光添彩,积德的事!”

“再说老三,一天天每个正形!想方设法的,要把钱从老百姓的腰包里掏出来装进自己的口袋里。一天天的,不琢磨正道!那个王者荣誉!对就是那个游戏!在社会上造成了多坏的影响?你看现在的孩子!一个个的,不是抱着手机玩游戏,就是抱着手机玩游戏。十个游戏里面,有八个都是老二这个王八蛋旗下公司搞出来的。”

“桂芬同志,你自己说说,我能对老二不来气吗?”

“而且他有正事!他有个屁的正事?保不齐,就是和姓张的那个小兔崽子,在一起琢磨怎么赚人的钱呢!这钱,他用着不亏心,我还亏心呢!”

“还有,当初他要死要活的,去当个填曲的!我现在想想就来气!想我一辈子,兢兢业业,脚踏实地,一点点,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建设国家。可是怎么生出了这么一个不务正业的儿子?”

陶老爷子,是越说越气,越气越说。

人心都是肉长的。

既然是肉长的,自然就会有轻有重,有所侧重。

陶清兄弟,一共三个。老大从政,老二经商,老三参军入伍。

在陶老爷子的个人观点,他最喜欢的,是老三,然后是老大!对陶然的父亲,排行老二的陶清,是横挑鼻子竖挑眼,左右都是看不上。

而李桂芬则不同。

自己的三个儿子,都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自然都一样心疼。

但是女性相对于男性更加感性。

自己的孙子一辈,陶然吃的苦,实在是要比他的哥哥弟弟多得多的多。

所以老太太的心,爱屋及乌,对陶清的感情要稍微好上一点。

对老大老三,他是牵肠挂肚的牵挂,对老二,则是多了一些喜爱了。

任谁的儿子,能够放下自己几百亿的公司不管,陪自己老两口过年。

自己的儿媳妇,一年年的,不上春晚,回家陪自己包饺子。陪自己拉家常。

人心都是肉长的!

一年如此,两年如此!

二十多年了。

在老太太的心中,三个儿子的排序,或者是一样重要。

但是儿媳妇,她最喜欢的,绝对是陶然的母亲江清浅。

孙子辈的,她最喜欢的也绝对是陶然。

不是因为别的!

其他的儿媳妇和孙子,二十多年,见得面都是有数的。

但是陶然和江清浅,年年都会在一起生活一段时间。

日积月累,感情也就深了。

“先不说老二家每年捐出去的真金白银。建了多少所希望小学。”

“建国同志,你这么说,你不觉得亏心吗?”

“什么叫老二没有正事了?市场经济了!老二凭自己的本事挣钱。怎么就低人一等了?还有,你凭什么说他没有正事?难不成,和你一样,天天在牛棚里面喂牛就是正事了吗?”

“桂芬同志!我严正对你提出交涉!不是说好了吗?这事翻篇了!你怎么还翻老账?把它带到棺材里不好吗?”

“大过年的,说什么棺不官差,一点都不吉利。”

李桂芬听见了陶建国口中的严正交涉,知道目前,已经到了火候了。

如果两个人继续吵下去。吵的老头。血压升高。那么提心吊胆的不还是自己吗?所以,李桂芬停止刚才的话题。

“对了,你刚才说的正事,是什么正事啊?”

猛然之间,陶老爷子突然想起来刚才李桂芬经常挂在嘴边的正事。

对此,陶老爷的心中无比的好奇。

要知道往年的时候可没有这样的。活动。陶清在回家之后。都会陪着她。聊一聊过去的事,聊一聊未来的事。一说就是一天多。从来没有如同今天这样。把它放在了一边,出去和人喝酒。一点都不考虑他这个做父亲的想法。

“老二家能有什么正事?他们一家子都不睁眼。不过是人家做父母的,想给自己的儿子或许操心一下罢了。这在你老陶眼里算什么正事?”

李桂芬的心里面带着气。嘴上的话自然就夹枪夹棒,不阴不阳。陶建国和李桂芬是患难夫妻。风风雨雨已经走过了50多年。情分自然不比寻常!

陶建国听见李桂芬的话,一下子就反应过来了。

是啊!

一瞬间,陶然这个小兔崽子,也到了快要结婚的年纪了。

“你是说老二他们两口子。是为了陶然这个小混蛋结婚的事情。才会和隔壁老张家两口子出去喝酒和商谈事情?陶然这个小王八蛋大学还没有毕业呢,难道他们是想要现在就要把婚事定下来吗?而且陶青这个混蛋。怎么一直没有和我说?口风这么严,连我都不漏。到底有没有把我这个做爹的放在眼里?到底有没有把我这个做爷爷的放在眼里?”

陶老爷子一连串的问题。丢在了李桂芬的山上。搞得李桂芬不知道先回答那个比较好。

“不行,我要去和老张头聊一聊,探一探老张头的口风!”

话还没说完,陶老爷子。转身就从自家的院落中走了出去。来到了隔壁的张家院落。只留下李桂芬一个人。在家中一脸懵逼。

“这个死老头子!是不是有什么毛病啊?难道老了老了,反倒是精神出现问题了?”

李桂芬在沙发上一边织毛衣,一边吐槽了陶老爷子几句。

“陶陶,你看咱们今年对联买那副?”

庙会之中,张幼薇蹲在一个卖春联的摊位旁边。看着眼前一幅幅的春联,张幼薇挑的眼花缭乱。

不能决定之后,忍不住的问了身边的陶然两句。

“我看看啊!”

突然来到了摊位旁,看着摊位上摆放的春联。仔细的瞅了一瞅,他们上的春联全部都是普通的春联。年年都是一样的,通用春联。很少有新意。

想了想,陶然说道。

“要不,咱们今年买一些红纸吧!对联的话,回到家里,你我写也好,让老爷子们或者咱爸们写也行。让大家都有参与感,也有心意一点。自己给自己增加一些年味。”

“我看也行!”张幼薇停了陶然的话,想了一想!发现,陶然的想法确实可行。而且也更有意义。

“老板,你这里有没有没写的红纸?能不能够卖我们一些?”

“有的,有的!有正丹和银掺两种。你要哪种?”

张幼薇一听!发现老板这是行家啊!

“正丹就好!您帮我拿五套!”

“好的!”

老板也不多问,转身就从下面拿出了包装好了正丹纸!

您好,一共60元!是现金还是微讯支付通?

“现金吧!”

张幼薇一看,也没多问!拿起来就要和陶然一起去逛下一个摊位。

陶然在一旁看着,心里面默默吐槽。

这个小妮子太败家了!这比生意,最起码还能砍下来十块钱。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突然觉得。年味儿,一年比一年淡了。这种感觉不单单是心理上的感觉。

陶然小的时候。过年伴随着的是一阵又一阵的鞭炮声。特别是在八岁之前。那时的陶然身体还算是康健。

记得童年的他。没少和左立优秀的伙伴们一起拿着鞭炮,以各种各样的烟花。在大街上边跑边放。年30的时候。他们也会成群结队的。挨家挨户的去吃糖。去讨压岁钱。

那时候的他们。年纪很小。天空很蓝。一切都很美好。只是渐渐的陶然长大了。

一方面是身体上的原因。她的身体不允许她在大街上左东奔西跑。另外一方面可能也是心理上的原因。或许是因为病痛的折磨,陶然要比同龄人早熟许多。

不过虽然早熟,但是小的时候不管是电视剧,影视剧。甚至于春节联欢晚会。都会点,不知不觉中让他感受到新年应该有的氛围。换句话说,就是那个时候。在他的感觉之中,年味还是颇浓的。

只是后来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或许上了高中。或许是上了大学。渐渐的,他也觉得你不是一年比一年大了。过年在他的心中一点点的。由喜悦而变成了负担。

这种感觉。一直持续了很多很多年。可是在今天。突然突然之间发现。年味儿,又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