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映秀十年事 第四章 寒宫

世新十一年冬。

京师皇宫。

刘名看着端坐在龙椅上的少年。少年眉目清秀,却有一股愁意挥洒不去,倒似天下三千烦恼尽在一人面上了。方才殿上朝会散后,他便是这般模样呆呆地坐在龙椅上,默默出神,嘴角不时抽动一下,似是在恶狠狠地诅骂着谁。

“皇上,还请三思。”

少年天子忽地醒过神来,轻轻拍了拍椅把,自嘲地笑了笑,鼻尖挤出个极好看的小漪纹来。“想了想,还是算了。你说的对,和那些老朽也争不出个所以然来。”嘴里轻轻哼着:“待某日收拾庭院,尽去这稗草乱花……”

刘名听着皇上还有兴致哼哼小曲,心中一宽,小意问道:“那彭御韬?”

“此人乃大大的忠臣,杀是万万杀不得的。可要放了他,又会惹着麻烦。想着天天被那几个老头在底下喧哄,真是气不打一处来。”皇帝提起朱笔,对着御案上的纸笺愣了愣神,喃喃道:“照先皇规矩办就是。”

刘名无意识地看了他一眼,忖道圣上身处深宫,临太后之威,朝上又被那干老臣处处掣肘,若换作一般少年,只怕早已火冒三丈。可偏偏他能忍住少年心性,沉得住性子。想到此节,眼中不由露出一丝赞赏之意。

皇帝此时也将将搁笔,一抬头便见着他望向自己的目光。不由微微笑了一下,心中难免有几丝得意,面上却也不显露出来,淡淡道:“就这么办吧,你去刑部交待一下,明日就不用提上殿来了,省得彭御韬又要冲着那些王公们一顿臭骂,听着也污耳。”

刘名见两人眼光对上,心道这可是有些不敬,连忙低下头去,沉声应是。忽地想到一桩事,琢磨了一下,还是问道:“前些日子,户部拖欠望江郡黑旗钱粮,郡王府已经告到慈寿宫去了。皇上要不要过问一下。”

“圣太后自然会处理好她的家事。”皇帝的语气中不禁然带了些揶揄,将手一摆,道:“藩郡之事,又岂能容我插手?”想了想,又觉着这话似乎有些弱了身为天子者的气度,转而言道:“朕那位亲戚在西边不是活泛的很吗?也轮不着我们操心……用平常人家的辈份讲,望江那位郡王,朕应该叫他什么?”

“皇上乃六合至尊,座前无长。”刘名面色一肃,“只是皇上一向教诲臣要近望江,远东都,是以臣才留心了些。看样子皇上心中定有成策。”

皇帝看了他一眼,道:“藩郡不可乱,望江犹可期啊。”刘名应道:“望江郡王若能与东都劳亲王互为掣肘,自然皇上就放心些。只是这些年望江王爷似乎做的有些过,最近有些风传,听闻望江郡正在向西山国走盐,皇上您看要不要下道旨意,点他一下?”

皇帝听他语气中有些探询的意思,不由怪怪一笑,道:“西山与我朝议和已久,盐铁贸易早已不禁。既然他河卫东都都能卖盐,望江为何卖不得?太后只顾着自家兄弟发财,难道朕就不能照顾一下她老人家的大侄子?这也是朕的一点孝心嘛……”刘名听见皇上如此口气,哪敢插嘴。

皇帝面色忽地一冷道:“我倒要看看那位劳亲王连自己儿子都奈何不得,又有何面目在太后面前说三道四。”又觉着似乎有些失态,转而一笑道:“太后宫里昨夜的事,你今天就知道了,倒是消息灵通的很。”

刘名伏首道:“一切都在皇上的掌握之中。”

皇帝笑了笑,也不言语,十六七岁年纪,笑容中竟带着世故老人的一丝沧桑。刘名偷偷瞧着,竟平空生了些怜悯之意。见左右无事,便欲告退出去。

正待静静退出御书房门,又听着少年天子淡淡的声音传了过来,“你现在要常到宫里办事,没个名目终究是不便,朕已经给内务省说了,从明天起,你就先兼着内务丞的职位,按察院堂官仍是主职,平日里公务可不能耽搁。”

内务省常在皇上左右,行使宫中政务,乃是最最紧要的地方。长官为内务卿,省丞虽然只是第三级的官员,比左右二铺还要低上一级,但也是四品了。刘名现今已是五品的按察院堂官,此时又得了内务丞的职务,按察院实权在手,更有了随意进出宫门的特权,叠权重职,颇不合规矩,如此看来倒是皇帝纲外施恩。

刘名闻得此言,卟通一声跪到地上,颤声道:“谢明主龙恩。”

皇帝看着他跪在地上谢恩,心道这个答对倒是有趣,硬生生在自己名前加了个明字,虽不合体统,但似乎有所指吧?他心想着自己六岁即位,在奶奶的怀里度过了宫中漫长岁月,现在终于长大成人,再不是那个看着殿堂中黑压压一片大臣的白胡子迎风而扬会笑出声来的小孩子,也不再是那个一脸怨气地听着圣太后很温柔地教诲,而死不肯出声的莽撞少年了。

“一代明主?”他摸了摸下颌将将长出的嫩须,冷冷想着:“那是不客气的。”

※※※

宫中地方太大,亭台楼阁,朱檐叠宇,实在是让人有些眼晕。虽然新进红人,按察院刘名大人数月来时常进宫,对道路却依然是有些糊涂。至少在那些太监眼中瞧着就是这样的,不然又何必每次都要奉事处太监得禄送着出去?

刘名随着得禄身后向宫外行去,这条道路有些迂回,行至一处假山旁,将将有一大片郁郁葱葱的林子挡住了一大段。

“恭喜刘大人,贺喜刘大人。”此时的得禄面上忽然现出谄媚之意,全不似方才在众人面前那冷冰冰的模样。

刘名呵呵一笑道:“您太客气了。”说着自袖间取出样物事,递了过去。

得禄倒不客气,嘿嘿接了下来,忽地低声道:“大人既然已经荣升内务丞官,那日答应在下的事?”

刘名饶有兴趣地看了他两眼,却也不说话,眼神那难以琢磨的一丝笑意,倒叫得禄有些发毛。他强笑道:“小的可不敢邀功,只是在奉事处呆的久了,离皇上太远,一颗侍上的心有些不舒坦。敬事房一向归内务省管着,这还不就是您的一句话吗?”

刘名不理会他,加快了步幅向前走去。得禄有些跟不上,心中一气干脆停在原地,却闻得他从前方送了句话过来:“稍安勿燥。”他心中一喜,两脚像耍猴般轻轻一踏,嘴角大咧,屁颠屁颠地跟了上去。

※※※

刘名从北门出宫,上了轿,只见路上车马来往,彩灯轻摇,好一幅繁华气象,惊诧了些时候方才悟到,年关将至,也就是这月的事情。青帘小轿从知书巷拐了过去,转了两个弯便到了按察院外梧内竹的院子旁。

一向冷冰冰的钟淡言此时正在院门口处侯着。刘名下轿后,有些惊诧地看了他一眼,抬头望望天,问道:“天这般晚了,你怎么还没回去?”

淡言接过下人递过来的事物捧在手上,一边随着刘名往里走去,一边回道:“这几天安康大营里的气氛有些不寻常,二哥来信让我跟您跟紧些。”

刘名顿住脚步,没好气地笑骂道:“倒不知老二生了什么怪念头?安康大营若是有事,也是西陲将起战事,怎么和我这几千里地外的人扯的上关系?”钟淡言也不应他,只管紧紧跟在他身边。

刘名无奈笑了笑,知道这人是个死性脾气,也懒怠再说,径直走进前厅。

自从唐俸斌、弋中欣二位堂官回乡后,按察院便由他和姬小野主事。姬小野始终嫌这小院地气太过偏狭,往往都在刑部那边待着,时日久了,这间北城小院似乎已成了刘名的专属之地。

进得正厅,只见文士模样的何树言正坐在满桌的公文中间,乱眉紧锁,咬着笔杆,忽地奋笔疾书,待勾划完一件后,又拿了一件开始思虑,凝神注目,全然未知二人进来。

刘名重重地一拍案板,笑道:“忙不完的你这狗腿命……”何树言骇了一跳,笔下字迹却是丝毫未乱,见是大人回来了,不由笑道:“大狗不在,小狗挡灾,命数,命数。”

按察院专司监察问罪之责,所用手段又常常不能见人,是以时常被人在背后骂作狗腿,他三人岂有不知的道理,倒时常互相以此开着玩笑。旁人若见着天下人人惧怕的按察院中竟是这般其乐融融的模样,只怕倒会以为是不是自个儿眼花。

三人坐下,何树言问道:“今日廷审彭御韬一案,可有定论?”彭御韬本是某州布政使,一向颇有清名,为人又是极孝,两年半前老母病逝,但家中无钱,灵柩难以归籍,只得草草葬到后山。谁料后山是神庙庙产,更是四百年前楚古大神官坐化之地。彭御韬此人为官从不谀上欺下,在登闻院时更是直言敢谏,得罪了不少朝中大吏,此时被人捉住了把柄,自然要往死里整。

何树言当年曾经手此案,自然有些关心,他知道皇上怜此人纯孝,有不问罪的意思,只是顶不住诸大臣一口一个侵犯庙产,大逆不道,只得一直这么拖着,到如今已近两年。

刘名啜了口下人端上来的热茶,莞尔笑道:“还能如何?还不是如两年来一样,就听着彭大人破口大骂朝中官员为官不仁,私受贿赂。老大人们脸色铁青,纷纷要求治此人污损庙产的重罪,以护朝纲。然后皇上极言慎重。最后太后发话,

(本章未完)